她是第一个从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以第一名本科成绩毕业的中国学生;她是被LADY GAGA 选中的时装设计师;她是伦敦Fashion Scout 大奖的获得者。与其他明星化的设计师不同,万一方更像是一位服装设计中的苦行僧,这位两度出现在伦敦时装周,看起来像个学生的小女孩,正以她对自我的严苛要求一次又一次地为众人交上满意的答卷。
随性的设计与生活
在圣马丁接受系统的时装教育前,万一方在国内攻读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原本的学科更偏向于管理。从营销一直到供应链的系统知识虽然让她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但她却一直是设计的“门外汉”。“我从小喜欢艺术,但并没有去专门学习画画。”万一方很坦然地说道,一直到工作时给一名设计师做助理她才真正发现原来自己始终对设计情有独钟。所幸,在中央圣马丁的环境中,人们并没有要求她有非常强的绘画功底。在他们看来,作为一名设计师更需要懂得沟通与传达。如果你不会画画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告诉别人你的概念,如何将想法实现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此刻再次进入本科学习的万一方显而更加成熟,此时的她已然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以一种不同的心态在学习:“我知道我喜欢设计,我要做设计,这是我选择的道路。”
作为世界顶尖名校所培养出的女装硕士研究生,万一方在设计上有着让人不容质疑的专业性。无数通宵赶作业的日子对她来说早就是家常便饭。记得一次用亚克力板做作品时因为太困手里拿着热融枪就睡着了,差点烫伤了自己。这一路求学中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迷茫想必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而如今提起圣马丁的学生生涯她也只是微微一笑,开心和难过的事情都太多了,她反而不再去回顾。学习对于她而言是种后知后觉的感觉,读书时常常觉得无法坚持下去,如今回头再想反而又觉得有趣。曾经那些被作业逼到火烧眉毛的日子对她现在的工作起了无形的铺垫,这正是为什么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快地做出系列,这种压力反而让她学会了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抗压性和对时间的管理是圣马丁给予我作为一名设计师再好不过的锻炼。”如果要成为一名设计师,自然就要明白需要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一件超过你精力和体力的工作量,想要以最佳状态完成它就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时间、生活和情绪。
研究生时期她的导师路易丝·威尔逊(Louise Wilson)像是她在设计之路上的一座灯塔,在本科毕业时,优秀的毕业设计让万一方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攻读硕士,严厉的路易丝却从未因此对她过多青睐。起初这让她难免有些小小的失落,而在一次聊天后她才知道在严厉的批评背后有着导师对她的信任与厚望。这位伦敦时装周的时尚教母手下出过太多的天才学生,从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到克里斯多佛·凯恩(Christopher Kane)无一不是在她的注视下迈出了设计师的第一步。万一方这样回忆:“她常常用一种完全专业的行业态度来要求我,曾经我并不能理解。”她觉得自己不过是一名学生,正是因为不懂才来到这里学习,路易丝所给予她的并不是灌输性的知识而是引领性的训练。学习的过程中她已经在用一个行业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训练她变成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而不仅仅去学习如何做设计。
建立品牌后,她已不能再像单纯的学生时期一心只扑在设计上,设计如今已经是工作中最小且容易的一部分。即便很多客观原因确实为品牌的发展和设计造成了一些束缚,但她一向认为能够解决的就不是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超越自己。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下一季要比这一季更强,一定要向前走,这无疑是一场过去与未来自己的较量。她并不想把设计当作一种商业产品来讨论,对于她来说,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整而妥帖地表达她的审美哲学。其中的标准就是看到这件衣服不需要再做任何改动,任何一个小细节修改都是多余的时候才是设计的完美状态。“当然,我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不会太超前我自己的能力或是资源。”这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安全,也非常束缚的状态。
她将这个品牌当作是自己个人作品的一种发布,却也没有打消给别人工作的念头。她认为为别人工作同样是一种让人学习和吸收的方式,目前仍然是一个学习的阶段:“ 我希望我自己永远不会饱和,可以不断吸收。”因此她并不会给自己贴上独立设计师的标签。在她眼中,她想做的这一切是因为她有一个设计的欲望,她想去发泄,仅此而已。“事实上任何与创意有关的事情我都愿意做,各行各业都需要创造力,我也可以做一名厨师”,而她最终与服装设计的缘分既有随性也更是坚持,她眼中的时尚不仅仅是衣服或是着装,很多时候是人的一个姿态和对生活的追求。当人们把这个追求带到生活中,一切就不再是一件衣服那样简单,或许设计师正是有着这份将精神与态度产品化的魔力。
她说到前不久在米兰时装周showroom里与设计师同行聊天,品牌创始之初销售的艰辛显而是所有独立设计师的困难,但来自不少前辈的经验也告诉她:“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如果你决定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做一项事业,那就完全不必急着在开始的时候去证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