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记者,自称“从小是农民”的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吐露心声。
记者:刚才在展览室看到您曾经骑过的自行车,可以想见当初创业的艰辛。当初搞“来料加工”“贴牌生产”,是什么促使您走上打造自主品牌这条路?
高德康:我始终觉得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在起点,而是在转折点。1976年我们11个人、8台缝纫机,开始就是给乡亲们做衣服。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那些政策让我觉得机会来了,我们就成立了山泾服装厂,开始做代加工。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羽绒服,那个时候羽绒服款式臃肿、布料简单、颜色单调,工序又比较复杂,很多厂家不愿意做。我就想,这个肯定有前景,1983年我们改名为白茆羽绒服装厂。但要说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打造自主品牌,则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公布,波司登是那一年注册的商标。事实证明,打造自主品牌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立命之本。
记者:您是如何让一个小作坊成长为一个大企业的?
高德康:我的答案很简单:永无止境追求创新。波司登是1992年注册的,我们的第一次创新,就是把时尚化、休闲化、运动化理念引入羽绒服行业,将羽绒含量提高到90%,这克服了传统羽绒服臃肿、单调、不透气等弱点,一下子抓住了市场;1994年我第一次真正赚到了钱;1995年我们就成了全国的销量冠军;2000年我们将环保与时尚融合,推出绿色环保型、生态抑菌型羽绒服,掀起了“绿色风暴”,而这又契合国际需求,为我们迈出国门打下了基础;2004年我们将纳米技术运用于羽绒服生产,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防寒服领域的“科学技术贡献奖”。我觉得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变革,迎来飞跃,最终赢得市场。
记者:听说之所以叫“波司登”这个名字是因为海的那边有个叫“波士顿”的城市,听起来“洋气”。难道从创建品牌之初,波司登就树立了走向世界的目标?
高德康:的确,我们在创立品牌的时候,就定下了要创“世界名牌”的目标,这也是我们注重创新的另一个原因。我们同时还意识到,国际化是波司登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走出去了,整个企业、产业的提升才会更快。为此,我们很早就在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波司登商标,并让波司登出去“留学”,当时海外代理商要求严苛,这就逼得我们要在设计上国际化,要符合国外的销售定位和消费者偏好,这其实就是在逼着我们创新。
记者:现在能不能说波司登已经达到走向世界的目标?
高德康:2008年,我们的专卖店在英国开业;2012年,欧洲总部登陆牛津街商圈,可以说是一个标志,但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国际化战略是“品牌先行、渠道跟进、合作双赢”。从1999年以自主品牌进入瑞士市场开始,我们就致力于让世界知道,中国不仅有好的商品,同样有好的品牌。如果说我们用第一个10年去制造产品,用第二个10年去咀嚼市场的滋味,那么第三个10年,我们是在打造中国的时尚尊严。
记者:我注意到您提到“时尚”,我们知道最开始的羽绒服就是保暖,但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羽绒服的其他属性,这包括很多内容,您为什么会单单强调“时尚”?
高德康:现在品牌竞争的核心是文化理念的竞争,要知道服装市场只是市场而已,而时尚却是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依托与民族骄傲的东西,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世界感知到中国的“时尚”。“时尚”对国内而言同样是重要的,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服装品牌商最有成就感的功绩不该是赚多少钱,而是让更多的中国人穿上高品质、高品位的服装,对我们而言,就是始终坚持以设计为导向,坚持“自主品牌、原创设计”,成为真正的时尚引导者。
记者:作为成功企业家,您现在的梦想是什么?
高德康:从创业那一天开始,我们一步一步走过这么多年,一直走到今天,但这只能算是一个转折点,还远远不到终点。我的目标是让全球的消费者都能看到我们的品牌,看到我们的店铺,我们要做世界名牌,真正做到“创世界品牌,扬民族志气”,谱写服装文化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