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中国的工厂,大部分成为世界各国品牌的贴牌工厂,所以中国叫世界工厂。现在我拿着我的品牌到欧洲去让他们给我做加工,这种自豪感我相信大家是能理解的。”—10月16日,卢山在北京领取2013“中国服装年度人物”大奖时如是说。从汶川地震时坚守新闻直播间的金牌主持人,到成都某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山为公司在国际化运营之路上大步前进付出了不懈努力。
本期嘉宾
卢山,1995年至2009年曾任成都电视台总制片人,《运动时空》《今晚800》《新闻新读》栏目制片人、主持人。2009年至今,历任成都某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某服饰股份公司副总裁。
采访手记
(2013年10月20日 成都)
第一次打电话,卢山在欧洲某地。第二次,在汕头。第三次,刚从北京回来,领回了由中国服装协会颁发的2013年“中国服装年度人物奖”。
见到卢山,第一感觉自然是亲切。曾经的他,是我们中的一员,从1995年至2009年,卢山曾任成都电视台总制片人,《运动时空》《今晚800》《新闻新读》栏目制片人、主持人。主持人生涯中,最难忘的当属坐镇成都电视台汶川地震直播台,那时,他既是新闻直播间里的主播,也是地震直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无论多少次余震,他都坚持为广大民众播报灾区一线的新闻。提到这一段,他说:“其实我也害怕,可我想今天就算把我撂倒,也必须坚守在主播台。”也就是那一年,他赢得了成都电视台金牌主持人的称号。
卢山见到我第一句话是:你的打扮变了。我有些意外,因为我们少说也有十年未曾谋面了。只能说,对人穿衣打扮如此敏感深刻,是卢山的天赋,不难理解,受此驱使,他最终尘封过去的辉煌,开启新的事业。
卢山知道采访不会那么正式和严肃,所以选择了浅条纹衬衫、浅棕色格纹西装、浅色口袋巾、深色裤装,既讲究,又轻松。卢山说,全是我们自己的品牌。从对国外品牌的狂热追求,到现在非自家品牌不穿,卢山这样做倒不全是出于工作需要,而是因为自己公司的品牌无论从设计、生产、运营,早已是国际化的产物。如今,往来交道的都是国际服装界有影响的人物,自己品牌请的设计师也是那些大牌设计师,而加工服装的工厂也在为这些大牌生产,不在意大利就在葡萄牙。“过去我们中国的工厂大部分成为世界各国品牌的贴牌工厂,所以中国叫世界工厂,现在我拿着我的品牌到欧洲去让他们给我做加工,这种自豪感我相信大家是能理解的。”卢山在领奖时说的这段话,其中分量不言而喻。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一直是令人关注的话题,所谓文化的差异、理念的不合导致许多企业的所谓国际化不过是面和心不和,甚至只是团队里多了几个老外。在服装业,真正做到像卢山他们这样深度国际化的,不仅在四川,甚至在全国,并不多。
曾经的新闻生涯,造就了卢山沉稳的气质和清晰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一分责任。“我希望能够见证从弱小到强大,从中国的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历程,我希望是这个企业的见证者,也希望是这个行业的见证者,以前当主持人,我是一个事件的记录者,现在我想做一个事件的记录者兼亲历者。”
殊途同归,卢山以另外一种方式,践行理想,不曾懈怠。
故事
到欧洲去,让他们给我的品牌做加工
金牌主持人的华丽转身
上世纪90年代,是当时爱臭美的年轻人比较难受的时代,好看的衣服乏善可陈,要想让自己穿得时髦不会泯然于众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托人从广州带,还有一个就是去青年路淘。
作为当时的时髦人士,卢山也是这条路上的常客,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摊位的老板刘长明,很快成为好朋友,在一起聊的话题都跟服装有关。后来,刘长明在卢山影响下,决定结束已经日渐衰微的服装散货生意。刘长明自创品牌之后,卢山更是将自己对服装品牌建设、设计方面的知识都贡献了出来。公司搬到广州,卢山在业余时间还打飞的过去给他们上课,参与产品开发。卢山说,刘长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但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运营一个品牌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不是所有老板都有这样的魄力和胆识,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难的。当时青年路那些老板后来分化得非常厉害,有的家道中落,有的去做房地产、修铺面,还在坚持做服装的,几乎没有了。卢山鼓励刘长明,这个行业很多好的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并不是专业出身,但一样成就了很好的品牌,要有信心。
刘长明一直在邀请卢山加盟,一方面卢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干得兴起,另一方面公司在广州,让卢山无法照顾家庭。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坚守主播台没日没夜的工作,让卢山心生许多感慨,人生苦短,珍惜生命,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受家庭影响,卢山自幼喜欢画画,有段时间,每天临摹一幅芥子园画谱是他的功课之一,后来阴差阳错,没有报考艺术专业,先学财务,后学新闻,毕业后进了电视台。但对视觉艺术的喜爱,对服装的兴趣,却作为他的爱好一直保留着。
这时刘长明的公司也从广州搬回了成都。自有品牌经营有了一定规模,公司又签下了一个意大利品牌15年的代理权,空缺的职位特别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最合适的人非卢山莫属。这一次,卢山没有太多犹豫,向电视台提出了辞职。这样一个优秀新闻人的辞职自然在单位里引起了不小震动。卢山对挽留他的领导说,让我去试试吧,干不了我再回来。但卢山知道,这一步跨出去,不可能再回头了。
找欧洲的工厂给我做加工
很多媒体人到公司负责企划宣传,卢山也不例外,但他主要做的还是品牌经营、设计,整个市场规划、产品设计、供应链选择、管理等这些非常专业的工作。
卢山所在的服装公司,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条国际化的运营道路,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卢山说,很多国内企业号称走向国际市场,实际上没有真正进入,现在销售几十亿的企业,到国外去都是两眼一抹黑,要靠当地温州人帮忙,到了国外等于没到国外。还有一些企业,作秀成分更多。卢山觉得,国际化必须落到实处,包括国际化的团队、市场、供应链等。
国际化的设计和供应链是卢山最看重的,除了通常理解的服装设计,还有服装陈列室、店面设计也全用国外设计师的。卢山说,树立一个品牌的形象,一定要遵循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惯例,不能自说自话。
在供应链资源整合层面,卢山积极探索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品质、为企业实现更高价值的供应链资源,只要发现一个好的供应链,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探访、洽谈。在2012-2013年这段时间,卢山通过与服装协会外出考察,终于在意大利、葡萄牙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企业的工厂,了解到国际价格与中国之间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通过不断谈判,最终使得国外加工成本跟国内相近,甚至有些单价已经低于中国。这种整合,使得企业的高端产品有了非常好的板型和品质提升,也为企业在国际化供应链、国际化产地的工作落实上再添华丽一笔。
在公司努力进行国际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加入意大利佛罗伦萨pitti uomo男装服饰展会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进入这个展会,可以说是取得了进入意大利服装圈的敲门砖,是值得信赖的品牌的一个标志,过去亚洲品牌都没参加,后来逐渐有了日本馆、韩国馆,现在,中国还只有卢山他们这家服装公司参加。展会上,卢山他们逐渐结识了很多意大利服装圈的人,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国外客户,让他们的服装先后销售到了意大利、瑞士、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33个国家。订货时这些国外客户都被请到成都,目的是让他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司,了解西部。卢山说,最多时来订货的外国客户满满当当坐了一大巴车。虽然这些国外订单只占全年销售的百分之十,却为公司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国际影响和口碑。
国际化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于一个国际化的服装公司而言,可以说每个环节都要和外国人打交道,怎样和他们相处,卢山有很多心得。
很多人以为懂外语就是国际化,但在卢山心中,国际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是语言:“国际化需要阅读和掌握大量的国际惯例,包括对国外法律、人文甚至思维方式的了解,这是国际化首先要做到的思想准备。”在卢山看来,首先要了解对方,这样不管是合作还是谈判才有更强的资本。卢山一年至少去6次意大利,除了洽谈工作,他还会在闲暇时感受意大利的文化与生活,美食与风景,让自己真正融入其中。
“做新闻让我具备了两个特殊的能力,第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极强的沟通能力。”卢山说。包括曾经在媒体上解说意大利甲级联赛,采访意大利球星的经历,都为卢山了解意大利奠定了基础,对意大利历史、文化、人文充满了了解与喜爱,这也使得卢山在与意大利合作伙伴的沟通合作中更加融洽、顺利。
对于卢山所在公司来说,大量业务都要和老外合作,所以必须保持良好心态。卢山说,我们去过国外那么多国家和城市,大家相处,就是一起共事的同事。中国人和外国人相处有两个问题,要讲所谓的国际礼仪,为了礼仪,死要面子活受罪。第二是另一个极端,拒绝沟通,各想各的,表面一团和气,最后无法合作。卢山说,我们的合作都是对等合作,要吵架,达不成一致各退一步,自己思考,和对待任何一个同事的方式是一样的。
现在卢山所在的服装公司,三大品牌占领不同市场,国内总体店数量600多家,全国销售利润总额排名在六十到八十之间,西部第一。
对话
我在国外常常感到中国元素的强大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们一直走国际路线,但服装尤其男装,感觉欧洲品牌更有优势,你们怎么竞争?
卢:其实欧洲人不像我们,只认大牌,他们是尊重设计的,只要独特,面料有特点,一样喜欢,没有人对大牌无条件追捧。我觉得一味迷恋奢侈品的时代一定会过去,美国曾经是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后来是日本,再后来是阿拉伯,然后是中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所有奢侈品都会是昙花一现,所有消费奢侈品的国家最后都会崇尚实用和简约。
记:转行几年,最大改变是啥?
卢:一个新人进入这个行业,压力很大,我反正哪儿都不服输。变化是眼界更开阔了,我觉得现在再回去做媒体,思维方式又会不同。媒体经营和我们的经营本质一样,我们不能完全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也会做大量社会公益。
记:最大的不适应是什么?
卢:原来对服装的理解更多是阳春白雪的东西,但面对市场是两回事,你觉得很漂亮的东西,不一定能销售,比如必须考虑乡镇,比如仁和春天的消费者构成大量来自二三线城市,他们的喜好就有区别。
记:原来还是有些太理想化了。
卢:有些理想主义。比如,四川男性平均身高1.66米多一点,衣服板型要考虑矮个子咋个处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国外不一样,比如我们穿不来皮底鞋,不会穿高领毛衣,多数中国男性大肚子,脖子短,不能按国外的审美观来设计。
记:你现在是爱好变成了事业。
卢:这样工作起来比较愉快,原来觉得高山仰止的品牌,现在一点都不神秘,也在给我们生产东西;知名设计师,在杂志上看到的,现在就一起吃饭,甚至你考虑到的流行趋势,他还没考虑到。这个行业充满了机会,我们现在服装的个性化没有真正实现,有大量空间,真正有设计感、适应不同人群的品牌,很少,而年轻人适合的潮牌,像zara这样的超级巨无霸,中国也没有。国外已经进入完全细分的市场,几乎没有全系列的概念,未来十年一定是中国单品大发展的十年,我们整个服装消费却还在蒙昧期,未来非常宽广。
记:你觉得中国服装优势在哪?
卢:现在是真正中国优势的时代,我每次在国外能感受到中国服装强大的一面,只要有中国元素的东西就好卖,大牌的设计都往中国元素靠,gucci今年的毛衣,绣的是宋徽宗一幅花鸟图。很悲哀,中国时代来临了,我们自己还没意识到这个,还在追洋东西。中国会是服装流行一个重要区域,有点像80年代末的日本。我们公司未来的路,在现有环境里理念比较靠前,今后会继续走国际化道路,走彻底。国际化是两方面的,我们往往强调民族的是世界的,但很少强调如何按世界的统一法则要求民族的东西,如果不具有国际化的思维,民族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成为全世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