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李宁门店关闭数量已达到了410家。为了消化库存,李宁频频推出特卖商品,甚至新品一上市就大打折扣,但即使是这样,李宁的门店里仍少有人光顾。
面对业绩的持续不佳,李宁公司将原因归咎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太快,不过业内专家却指出,除了与宏观经济环境低迷有关的原因之外,李宁公司品牌价值也随着吐血甩卖大幅下跌,回到了中低端产品的行列,而中低端竞争更加激烈,所以造成业绩持续出现下滑。不少消费者也感叹道:“李宁的低价甩卖,将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跌落到了谷底,没想到李宁会走到这个地步。”

鞋类工厂生产景象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认为,李宁业绩持续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李宁本人现在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了,当李宁孤注一掷往中高端走的时候,底下留出来了一些空间,但这些空间被他原来的代工厂替代了;当他再往上走的时候,又遇到来自国外的强势品牌,所以他被夹在了中间,高不成低不就。不仅李宁,现在整个国产运动品牌的积压非常严重,李宁的今天有可能是他们的明天。
林耘说起这些的时候,带着几分惋惜的语气,但是他表示,尽管很多国产品牌现在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但是他相信,国内企业会度过这段艰难时期,走出困境。
林耘说起这些的时候,带着几分惋惜的语气,但是他表示,尽管很多国产品牌现在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但是他相信,国内企业会度过这段艰难时期,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