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一批批澳洲品牌通过跨境电商来到中国收获一片盎然时,澳洲本土零售业其实也悄悄经历着一些变化。电商对传统零售的冲击,以及传统零售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正在这个南半球的市场上演着。
日前,澳大利亚最大百货公司Myer面临严重危机,利润暴跌、全境多处关店,与此同时,它的竞争对手David Jones也交出惨淡业绩,向业界展示了一个澳洲线下零售业摇摇欲坠的萎靡景象。
根据Myer的最新财报,在截至今年7月29日的2017财年里,Myer的净利润暴跌80.4%至1190万澳元(约合953万美元),创下自2009年上市以来最糟糕的盈利结果。全年基础净利润下降1.9%至6784.8万元,时尚和服装行业的艰难经营环境对其业绩造成强烈打击。
对此,Myer公司CEO Richard Umbers表示了失望,他谈道:“很遗憾我们没有达成净利润超过去年记录的目标,我们在重要指标上取得的进展比预期要慢。”
更糟糕的是,Myer在发布财报时再次向市场发出警告,表示新一财年公司业绩将继续低于预期。目前,2018财年的前6周,公司销售额已经不及预期。
Myer还打算在澳洲关闭多家门店,其中包括阿德莱德、堪培拉、悉尼的部分门店。“随着亚马逊在澳洲展开电商业务,Myer的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有分析师指出。
根据《悉尼先驱晨报》本月初的报道,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或将在未来60天内进驻澳大利亚零售市场,这将使得并不景气的澳大利亚零售业面临更大的压力。据悉,亚马逊方面表示已在墨尔本郊区建设一个大型运营中心,并已开始招聘员工。
据了解,过去一年是Myer举步维艰的一年。虽然它针对恶劣的经营环境做了很多努力,但似乎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自2015年以来,Myer已关闭(或宣布即将关闭)7467平方米的门店空间,包括2015年关闭悉尼Top Ryer City分店(这曾是其2009年上市后最早开张的几家分店之一),2016年关闭新州Wollongong和Orange门店。
遭遇困境的不单单是Myer,另一家澳大利亚零售巨头David Jones也面临着惨淡的情况:在截至近年6月的上一财年里,其利润下跌25.3%至1.27亿澳元,而这也是其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财年利润下滑。
对此,有分析指出,在澳大利亚零售业萧条的大背景下,零售商不仅需要面临消费者支出与工资涨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需要留意澳大利亚千禧一代消费模式的转变,因为到2030年,千禧一代将成为人口的主导。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的股票策略师曾公开表示,迅速扩张的澳大利亚千禧一代的长期消费模式将给很多澳大利亚知名品牌及零售商带来显著的不利因素。“他们比父母那代教育水平更高、联系跟紧密、更钟爱数字化。他们对数字化生活上瘾并配备了智能手机。他们在移动中浏览评价、定期在网上写评论、比对价格,并通过更多信息进行购买决策。这对出售大众商品且不符合千禧一代社交与个人生活方式的公司不利。”
可以想象,不管是Myer还是David Jones,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主流消费人群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在一切数字化的时代,传统零售商如果没有及时跟上这个步伐,恐怕就不只是“摇摇欲坠”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