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纺织品花样相似性认定标准出台

时间:2013年12月31日来源:网上轻纺城

  自2012年5月,中国轻纺城被国家版权局评为全国首个专业市场版权保护示范基地后,今年11月,轻纺城市场被授予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国内大型专业市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惟一全国典型。

  同时,绍兴县工商局轻纺分局进一步拓宽中国轻纺城品牌工作指导站内涵,对中国轻纺城知识产权保护再次作出深度探索,正式制定发布国内首个纺织品花样相似性认定标准—《中国轻纺城纺织品图案(花样)相似性认定标准》。该《标准》对规范国内纺织品产业源头监管,推动绍兴乃至全国纺织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花样保护”破解“疯狂抄袭” 中国轻纺城的花样盗仿曾一度泛滥,严重影响了企业设计的积极性。“用10万成本研发的花样,上市一周就被抄得满市场都在卖,设计利润都赚不到。”绍兴县轻纺城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大家都感到“恶抄”必须治理,否则只能走进同质竞争的“死胡同”。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三级工商部门为此对“纺织品花样保护”展开研究,针对“花样”作为着作权、属新闻出版部门主管,而“抄袭花样”用司法保护周期过长、企业难打官司的难点,结合《着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花样”作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进行保护,探索出“登记保护为基础—工商保护为主导—司法裁判为保障—行业自律为补充”的“四位一体”保护体系。发起建立浙江绍兴、江苏南通、山东潍坊、广东佛山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四地合作机制”,成立了国内首个花样版权保护跨省联盟,联合推动大型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协作,此举对以点及面带动全国形成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意义深远。

  五年来,中国轻纺城的花样登记从2008年的累计925件,井喷到年均登记超过7000件,累计已达到近4万件,占全省着作权登记数的80%以上。行政查处、调解纺织花样侵权案件565起,其中异地案件83起,为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 2.3亿元,政府公信力、权威性大大提升,受到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确立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回忆曾经的中国轻纺城,不少市场经营户都采用贴牌加工、代工生产的制造方式,没有自主品牌,同样的面料价值只有发达国家的1/6或1/4。但是企业要转型,市场要升级,就必须占领品牌营销的曲线高端。

  近年来,中国轻纺城按照“监管大市场、树立大品牌、促进大发展”思路,成立全省首个专业市场品牌指导站,商会、行业协会成立了民间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心,从政府、部门、行业三个层面建立品牌建设组织体系,从而实现品牌培育保护和指导工作全覆盖。

  如今,中国轻纺城品牌已成功实现“三大转型”:由单一部门向政府、部门、市场联动转型;由条线保护向市场、企业、产品综合块状保护转型;由自上而下的模式向群策群力,调动企业积极性、自主性的自下而上保护转型。

  截至目前,中国轻纺城市场有国内商标835件,比2008年增长261%;国际商标62件,增长675%;驰(着)名商标41件,增长193%。市场内涌现出一大批业内高知名度品牌,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新舒”的新乐纺织有限公司2012年全年产值10.7亿元,衬衫面料价格高于同类产品15%以上。中国轻纺城大品牌建设的不断推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落户轻纺城,市场经营户达到22871户、增长106%,外商投资商企业840家、增长437%。

  行业自律标准规范创意源头 通过推进花样保护的信息化和市场化途径,中国轻纺城已在市场内引导“仿造”变“智造”的新风向。

  然而,纺织品花型怎样才算得上仿冒,这是一个困扰中国轻纺城布商很多年的问题。如今,这一问题已迎刃而解。11月8日,《中国轻纺城纺织品图案(花样)相似性认定标准》(试行稿)实施。根据该标准,经过专家和大众评委的认定,纺织品花型相似度如果超过70%,就可能构成仿冒。这是国内出现的首个相关标准。

  绍兴县工商局轻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该《标准》是轻纺城花样登记管理保护工作的一项创新工作。“根据标准,纺织品图案是否相似,可根据图案主题花型、附属花型等六个方面认定。如果两个图案的构成要素相似度等于或大于70%,可以认定为相似性图案。”此外,图案相似性争议案件实行 “花样图案评审委员会合议制度”。即今后如果发生此类争议,专业评审委员会结合职能部门分管人员、大众评审委员,多方共同组成合议组审理,保障经营户的知识产权。

  据介绍,此标准只适用于区分、认定图案相似性,并不具有相应的法律评判强制力效力。但是,评审结果可以成为相关法律法规职能部门评判甄别的依据和参考。此外,轻纺城各大商会也将约定执行该标准,使之成为一项共同执行的“自律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这项标准为提高花样相似性认定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柯桥、绍兴乃至全国纺织创意源头规范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