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减”法打造针织服装产业升级版

时间:2018年02月23日来源:杭州日报

  年过腊月二十八,戊戌狗年春节的脚步近了。经历了上个月的降雪,临近年关,南昌每天都是暖洋洋的。同样暖洋洋的,还有毛冬琴的内心。刚刚拿到新年前最后一个月的双份工资,笑容和自豪洋溢在她的脸上。“这年啊,是一年比一年好过了呢!”

  毛冬琴是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她丈夫的收入也只够全家人紧巴巴地过日子。如果不是3年多前她经人介绍去了红升制衣厂打工,可能到现在,她家的经济状况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从刚开始每年2、3万元的收入,到今年拿了4万多元的工资,毛冬琴已经成了制衣厂的熟练工,也成了家庭收入的另一个“顶梁柱”。跟毛冬琴情况相似的,还有罗家镇许许多多的家庭妇女,一带两、你带她,现在罗家镇已经有超过50%的家庭妇女从事着针织纺织相关的工作,“这也是得益于我们家这边纺织厂多,这才给了我们这些工作的机会。”毛冬琴说。

  据了解,历经30多年的发展,罗家镇所属的青山湖区共有各类大小针织服装企业近2000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生产各类针织服装约7.1亿件,是全国主要的针织服装出口基地之一。但贴牌代工路越走越窄,三尺衣裳卖不过一个指甲盖大的商标,青山湖区的这一主要产业似乎一直都在“为他人做嫁衣”。

  为了摆脱低端的“代工”生产经营格局,提质增效,今年以来,青山湖区正通过“加减”法自我革新,打造传统针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天地。

  “除了散布的大大小小的工厂,2017年青山湖区还建了南昌轻纺城这样的地方,里面也是做针织服装这行业的公司入驻。”政府引导帮扶给力,企业转型升级有力。形成集聚效应、加强产业服务、加大研发的投入应用与推广……在区政府的支持下,青山湖区13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一站式”的转型升级服务,品牌效应显现:2017年前十个月,全区针织服装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

  从刚开始的按天计费到现在的按件计费,从刚开始的传统老机器“手脚并用”低效率生产到现在的新智能机器的普及,青山湖区的针织服装产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也做足了功夫。“现在我每天做的量是之前的两倍,收入自然也就翻番了。”毛冬琴说。

  目前,该区针织服装企业拥有各式进口的、先进的织造设备共1000多台套,部分企业还从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服装设计体系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广了数码印花、气流染色等先进技术工艺。

  以毛冬琴为代表的农村妇女正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一个个家庭乃至整个村的经济水平。收入高了,今年过年大家心里都乐滋滋,日子也就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