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服装到中国时尚,还要走多久?

时间:2017年03月31日来源:新华网


  从来没有夕阳的产业,服装业也是如此。面临激烈竞争和爬坡转型压力,中国服装业正在破茧成蝶,努力革新自身面貌,引领消费、改变生活,向富含文化内涵、生活理念、科技制造的时尚产业迈进。

  从中国服装到中国时尚,还要走多久?在此间举行的中国服装论坛和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企业家、设计师和市场分析人士等汇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

  新设计:把文化“穿”身上

  根植于生活的服装业,脱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将衣服做出名堂,不仅要有国际化的理念,更要突出东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特点,只有将两者巧妙融合,才能成为市场上的强者。

  时装周上,一场名为“生活在左”的发布引起众人的关注。一曲唱腔开场,身着改良中装的模特款款出场。精致的刺绣、淡雅的色彩,辅之以贴合身体的剪裁和大胆的配饰,让这样的服装既拥有东方的精巧神秘,又不失西方的大气简约。

  “生活在左”所属的女装品牌茵曼创始人方建华说,企业要把视角扩展到生活,用全新理念做时装。

  服装企业家认为,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这里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新生代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跟上时尚,才有可能引领时尚,了解新市场需求。”女装品牌歌力思(31.740, 0.32, 1.02%)董事长夏国新在论坛上说,一些新晋潮牌之所以能逆势而上,是得益于抓住新生代的文化。

  当前,包括太平鸟(36.480, -0.22, -0.60%)等在内的诸多国内服装企业陆续创立了年轻化、潮流化的品牌,“迎合”追求新鲜感和喜欢社交媒体的“千禧一代”。一个更轻更快更酷的时尚时代已经到来。

  新消费:寻求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做好时尚产业,不仅要在设计上下功夫,销售渠道、生产服务模式的突破,也都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要创造与消费者连接的新价值点。比如,借助移动社交发布流行趋势,和消费者进行精准对接与服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

  当前,国内服装品牌越来越倾向于直面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不少品牌缩减了代理商、加盟商和百货渠道,加大电商平台布局。在时装周期间,邀请网红走秀、观展也成为新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寻求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把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时装周上,包括京东服装在内的多场服装发布,通过扫描秀场二维码等方式实现了“即秀即买”。

  内衣品牌爱慕董事长张荣明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既弥补电商购物无法试穿的缺憾,又增加百货选衣的趣味性和精准性。目前,爱慕正在规划开设科技型生活馆。在这里,可以通过机器互动,VR看秀等方式,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体验。

  此外,共享模式正在服装业试水,酝酿着一场新变革。如整合行业闲置资源,实现产能共享;创建产业平台,实现创意共享;通过服装租赁和回收利用实现产品共享等。

  新思维:用创新呵护“美丽经济”

  时尚本身就是对新事物的捕捉。做好时尚产业,也需要始终保持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决心。

  “创始人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也是产业的边界。”柔性供应链服务平台链尚网创始人赵俊浩说,做企业,最关键是要有新的思维,把变化变为机会,把风险变为风采。

  “如果连续两年对一个问题的判断是一致的,那么我就落伍了。”在张荣明看来,从引进工业互联网、构建智慧仓储,到研发可以监测心率的内衣,正是一个个新想法推动爱慕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时尚集团。

  签约网红的营销模式源于茵曼创始人方建华的一个设想;从卖服装到创办文化空间,女装品牌例外董事长毛继鸿把视角扩展到生活的多个方面……纵观服装业可以发现,企业家们纷纷用新思维重建与消费者的连接,重构新的商业逻辑。

  除了企业本身,行业也在集成合力探寻更加多元的创新和突破。时装周期间,中国设计师协会与哈勃智慧云联合发起的全球设计师合伙人计划启动,旨在用互联网将全球设计师资源结合起来,为设计师提供供应链服务,为品牌挑选合适的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说,这个智能协同平台将开启全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加快时尚落地。

  “要以创新为基石,炼就品牌发展新动力,推动服装业向时尚产业的转变,开创中国时尚经济的新时代。”孙瑞哲说。

标签:服装业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