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纺织品仍是灰色产业

时间:2015年07月08日来源:中国环境网

  中国环境报记者徐卫星上海报道 “2014年中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量达5000万吨,近一半最终流入到国内消费者手中。以3年为纺织品的淘汰周期计,我国每年的废旧服装及纺织品产生量在500万吨~1000万吨,若全部能得到回收利用,将超过我国每年的棉花产量。”在近日于上海举办的“中纺圆桌·资源再利用”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正在编制的《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将把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与再利用的难点和重点由“废”转到“旧”。

  旧衣物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回收、分拣、清理,开展二次利用、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产业链长期以来处在“灰色”地带:回收企业均是小型个体企业,或者部分纺织企业的一个部门参与小规模回收,用于自产自用;再利用企业规模小、个体经营居多,再生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生产中存在安全和环境卫生隐患,监管难以实现。

  “废旧服装及纺织品无论从国家政策、企业实践,再到回收、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都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环资委主任孙淮滨表示,联合会正与有关单位一起开展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据他介绍,自2014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旧衣零抛弃”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扬州等多地开展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的从业企业开始介入这一活动,在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慈善募集、专业物流与分拣、专业企业处理的规范化、规模化链条。”

  孙淮滨还表示,联合会将总结各地的优秀经验和案例,积极推动包括建立多渠道回收体系、梯级利用、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标准以及加强宣传引导等在内的相关工作。

标签:废旧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