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设计:它不只是一块布

时间:2015年07月17日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别总想着优衣库了!只不过是一个恶搞。带你们看看面料,他不只是一块布!

  1、从腠理到骨髓

  服装设计是一门绝对光鲜的学科,但很少有人关注到光怪陆离的时尚背后为服装设计提供血液的坚实壁垒:面料设计。也许相较服装整体,面料的面貌在一段时间内都仅呈现出微观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不足以对设计师和观众产生戏剧化的吸引,也不足以造就时尚的诸多社会化学反应,使得面料的创新在很长时间内并不受关注。但关于面料设计这个独立学科的“事实”却远非如此。

面料设计:它不只是一块布0.jpg

  其实早在18世纪,面料设计就已经开始以事实姿态引领时尚潮流。据统计,服装风格的改变相对缓慢,但面料每六个月就会出现一次革新。成为一种垂帘听政的艺术,“可能是因为纺织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消费者往往对面料设计一无所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品专业主管,老牌的面料专家克莱尔·约翰斯顿(Clare Johnston)曾经这么说。“但对我们设计师而言,我们和面料一同成长,熟知它的历史与沿革。尽管面料开发只是为了实现某种功用,但设计师与面料间已经培养起了某种默契。”

  传统的面料设计中,从基本原理归纳一般有这几种常用方法:改变材料的结构特征,在既成品的表面添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零散材料的整合设计,以及对原有材料的形态特征进行变形等。但无论那种都停留在较为表面的改造上。

  面料设计行走到今天,其实已如信息技术一样飞速更新迭代。当迪奥前面料设计师亚当·琼斯 (Adam Jones) 与意大利顶尖纱线制造商Lineapiu合作,在开司米面料中织进24K金丝和4%碳纤维打造出了号称“封印了30位专业心灵疗愈师能力”的“轻纱”系列时,设计者甚至声称:只要穿着者注入意念,摩擦双手,再放在胸前,为针织衫充电,它就可以按需要改变穿着者的情绪。无论这听起来多么玄幻,曾经作为最容易出视觉效果的部分的面料设计,显然已经走向了更复杂的未来。

  织造的方式、印染的纹样早已不是面料设计岿然不动的核心课题,有野心的设计师早已不想看着那些浮华却始终无力的面料设计在平面的世界里做困兽斗。而三宅一生利用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材料创造出的各种浮出二维世界的肌理,对面料的实验则标志着一种驱动力的颠覆:掰开、揉碎、重组、突变,有“百料魔术师”之称的三宅一生对面料实验这一过程的要求近乎苛刻,为了达到一种构造视觉上的满意度,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司空见惯。这种内在和结构驱动的面料实验一度惊艳所有设计领域。

  2、学文学的前国脚设计师,马蒂贾·科普

  与三宅一生有着某种惊人视觉相似点的克罗地亚时装面料设计师马蒂贾·科普 (Matija Cop) 就读的是萨格勒布大学面料设计系 (Fashion design of the Faculty of Textile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Zagreb) ,但他在进入时装行业之前却是一位田径国脚以及一名克罗地亚语言文学类学生。这几种跨越了人类智能最遥远距离的身份显然给他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马蒂贾的服装架构看上去很像繁复的折纸,这种结构和质感是采用特殊的材料用激光切割成小块,用“插羽”技术组装在一起的结果,这样做出来的作品在基因上很有如雕塑般的体积空间感,原始灵感来源于建筑和凿石材料。谈到面料设计,很多人都大谈技术。但马蒂贾·科普几乎只字不提。在他眼里,为什么这么做比怎么做重要得多。马蒂贾的创作方法很特别,他总是根据每个项目的性质和自己的目标,用概念性方法和动手的直观方法各试一遍。他很少直接关注自己的设计有什么直接的形态效果或创造性颠覆,却十分关注设计以及时装制造行业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里扮演的角色。“高级时装是一种特定的时尚理念,每一个时装秀只是各自重新将它阐释一遍而已。”马蒂贾觉得时装的改变仅仅是人类社会改变的一个映射—社会变得快,时装便变得快。但他强调这种变化是“特定的本土的变化”,而不是泛指的全球的变化。那种虚空的趋势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马蒂贾特地在瑞典花费了几个月时间,用来研究一个叫做“不穿衣的时尚”的新项目,他强烈地觉得时装不只是时装:“一种服装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对象,并不是因为它的外观、结构和纪念性,而是因为背后的想法。”但是外观和结构毕竟是时装背后想法的主要体现途径,所以如何通过外观、结构、肌理来体现时装的社会属性和空间关系,就成了时装领域最难的问题。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子,其实这些思维的曲折过程和马蒂贾在服装面料上的创新有很大关系。马蒂贾说:“空间是服装和建筑共有的语言,所以我经常借鉴建筑的设计方式,这就是我的项目为什么总是让人先想看到’架构’的原因。”架构是他的面料呈现的驱动力。具体操作中,马蒂贾是这样做的:把对看不见的空间的痴迷用看得见的空间表达出来,应用到具体的服装和面料设计上,则力图通过小小的衣着之间(衣服、着衣的人,着衣的人与外部空间)的“建筑关系”和“建筑冲击力”。

  对空间的遐想和探索导致了马蒂贾的衣服必须充满空气感,所以没有一块面料是死的。他的“结构情结”体现在服装的肢端,就是将每一个他认为重要的部位和情绪延长出去:性感的前胸、躲藏的脸、语焉不详的上半身——所有的衣服携带着人类情绪成为肢体表达的补充和延伸。这时候,材料最好能精确到立方厘米,好让这种传达更加细腻自如。但柔软的纤维制品虽然足够细腻自如,却在廓形塑造上差强人意,不能满足马蒂贾对空间探索的明确欲望。所以他用了一种硬编织、软雕塑的特殊方法来造型。在马蒂贾这里,面料的位置不是前置的,而是后置的。传统的因材制宜的方式再也不能满足他了,设计师要根据自己最深层次的需求一步一步推理出所需要的面料,并用尽方法创造出这种材料,使创意精准落地。

  3、炼金术士劳伦·鲍克的读心术

  相比之下,劳伦·鲍克 (Lauren Bowker) 似乎在面料创新上走得更远,远到甚至称他的材料为“面料”都不知道合不合适了。劳伦·鲍克先后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艺术学院 (Manchester School of Art) 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on)。 在校期间专攻纺织设计,研发了可变色铬金属墨水。这种墨水可以根据七种环境气候指数的变化改变颜色,并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墨水的表现都不同。“如果你告诉我一个具体愿望,比如你希望你的丝绸上衣在牛津街和贝克街时都呈现出不同颜色,我就可以走到你指定的地点采集环境参数,为你制造一款专属墨水。”劳伦·鲍克自信地说。

  由于可变色铬金属墨水可以用在印刷、喷涂,也可以用在纤维染色上,很快,许多领域各异的公司都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他们显然看到了这款材料重大而广泛的商机。但劳伦对她的墨水却有另外一幅愿景:“我希望将来它能用在医疗产业上,例如制造一款T恤给哮喘病人,每当哮喘发作时,T恤就会变色。这对我来说比拥有一个很棒的时装系列更接近成功。“毕业后劳伦·鲍克带领着一个由裁剪师、解剖学家、工程师、化学家组成的团队,致力于研发可应用在穿戴上的高科技新型材料,追求着和哈利波特一样的理想:知识创造魔法。劳伦的未见工作室( The Unseen)2014年在伦敦时装周上发布了一组用新型面料做的衣服,这组面料能随着来自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比如风吹、雨淋、摩擦、阳光照射甚至声音的刺激而发生色彩上的奇妙变化。但这种不带延伸应用的面料创新在劳伦看来还是较为传统,事实上现在的劳伦·鲍克在可穿戴设备上的“面料设计”领域,也已经走得更远。

  说到可穿戴设备,更多人联想到的是电子用品,虽然它听起来完全是一个服装行业的名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几乎没有服装领域的设计师介入,逐渐审美堪忧。劳伦·鲍克团队的这款高科技头套,也许是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这款由4000多颗施华洛世奇黑水晶和可变色材料制成的头套,核心材质本身与人类的骨骼十分相似,与人体贴合严密;外观上的这些材料在吸收了头部点热量损失后会发生颜色变化,通过黑橙红绿蓝紫的颜色变化来反映大脑活动和人类情绪,当思维有剧烈动荡时,头套的色彩变幻莫测。这种设计很显然已经属于生物学、化学与艺术设计的交叉学科,比交互设计多了服装领域的特征,又从服装材料领域延伸到可穿戴设备领域分了一杯羹。

  劳伦解释道,这款头饰之所以能根据思维变色,是因为外界环境释放的信息素发生变化时,人的神经元就会被激发并发生改变。所以根据人对信息素的释放情况,头饰上的水晶便能够通过化学物质的混合发生颜色的改变。“我感兴趣的是那些看不到的变化。当外界的环境或信息素发生变化后,人体所释放的信息也不尽相同。由于这种信息素释放的变化,头饰以及一系列该类型服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除了马蒂贾·科普、劳伦·鲍克,还有一位丹麦设计师安妮·索菲·马德森 (Anne Sofie Madsen) 也在面料创新上颇具特色。她的创作风格奇异疯狂,手工细节错综复杂,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画风”很诡谲。但是与前两位比起来,安妮·索菲·马德森用的材料却平平无奇。她的改造没有太多大刀阔斧的动作,主要还是遵循基本原理,在已有面料的基础上使用褶皱、手绘、镂空、折叠等传统方法对服装进行一种拿捏很准的整体气氛调试。视角相对柔美许多。但是这样”画出来“的面料改造,也十分令人难忘。

  这些百花齐放的年轻实验者,将面料与各门类学科之间的诸多隔阂打通,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多维空间。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却无一例外不是从“借调”的角度参与到面料设计当中。他们以“偷语”、“偷意”、“偷势”的方式,以不同初衷和身份成为一个“面料设计师”。这是当前面料设计大变之下的现状。这种现象的优势在于背景的多样化带来的可能性,劣势也在此。

  每一个交叉学科的风暴中心都面临着开放平台带来的好与坏,如今看来,对于面料设计来说,能否在开放之后迎来一个新的学科凝结,可能也只能交给时代和时间了。但正如约翰斯顿所说,“没有面料,就没有时尚。”面料设计这个服装设计金字塔尖的部分,也是时候为大众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