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期中赶考 众电商咋“打中锋”

时间:2015年06月19日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6月18日,于零售电商而言,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年中大促,一场关于市场份额的争战再燃硝烟。为了这一天,刘强东亲自出镜广而告之,唯品会、苏宁易购的广告也于近日展开了“地毯式轰炸”……人们不禁要问,“6·18”究竟是个什么日子,竟引得多家电商巨头如此大秀肌肉,而最终,谁又能笑傲江湖?

  “6月是京东的店庆月,在这个月,京东会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销活动;6月18日是京东店庆日,也是京东促销力度最大的一天。”苏宁海口地区管理中心负责人祝大志告诉记者,虽说“6·18”本是京东的节日,但是因这个节点恰好近年中,其他零售电商也不愿“闲着”。近年来,原本属于京东的“6·18”已成为了不少零售电商年中大促的代名词,和“双11”遥相呼应,成了又一个网购狂欢节。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业内电商巨头为了分得一杯羹,纷纷借机促销。

  “6·18”亮点何在

  与往年相比,今年“6·18”,各电商平台不再狂甩“低价”牌。在价格战之外,各家都在想办法拓展更丰富的品类和更多元的渠道。目前已公布“6·18”战略的电商巨头有京东、天猫、国美在线、苏宁易购等。除了比拼价格外,此次年中大促的亮点,集中在新拓展的跨境电商领域。

  据京东已曝光的信息来看,京东全球购已布局了母婴用品、食品保健、个护化妆、服装鞋靴、礼品箱包等类目,几乎涵盖了目前跨境电商的所有热门品类。

  阿里集团也提升了对跨境电商的重视,近期将天猫国际并入了天猫,为该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流量支持。在年中大促期间,天猫大促也发动了“进口总动员”,得益于天猫国际而采购获得的海外进口商品,成为了此前促销活动中从未亮相的角色。

  苏宁方面,苏宁海外购联动了全球40多个品牌参与特惠,品类横跨母婴、美妆、食品保健、进口电器、3C数码、箱包、配饰、钟表等。据祝大志介绍,在物流配送上,苏宁物流报关代理服务公司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正式获批,通过广州和杭州两大口岸保税仓,苏宁海外购商品可实现最快72小时出库配送。

  “6·18”咋乐在其中

  此前已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电商“6·18”已经不再是某个电商平台的主场,而是已经成为几种主流电商模式的较量。第一种是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模式,第二种是以京东为代表的自营模式,第三种是以唯品会为代表的代销模式。在这个主场中,真正的主角不是几家电商平台,而是消费者,到底哪一种模式能赢得大促,就看谁能给到消费者更大的实惠。

  然而在此前的两次“6·18”年中大促中,我们却看到虽然各家电商都在宣称低价,却各怀“心腹事”。根据独立购物搜索门户网站“帮5买”发布《2014年6·18电商价格数据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去年此时,天猫降价商品数量占比最高达到了49.39%,当当网和亚马逊分别占比21.57%和15.87%,而“6·18”发起者京东商城降价商品数仅占降价商品总数的11.77%。

  关于最低价格的商品,当当网最低价商品数量占最低价商品总数的比重最高,达到28.52%;天猫占17.58%排在第二位,京东商城排在第三位,占比16.98%。报告还显示,借机涨价现象“6·18”价格战期间依然存在,其中,天猫达到历史最高价的商品数量最多,占历史最高价商品总数的62%;京东商城则占比11%。

  实际上,在消费者眼里,所谓的“年中大促”与真正让利之间,似乎仍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电商企业的确在这些“造”出来的“节庆”期间不遗余力地促销。不过真正的实惠如何,却是人云亦云。探其究竟,一方面是零售企业资金链紧张,以京东为例,从其公布的2014年全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京东的营业收入和年增长幅度已经领先腾讯、阿里排在了第一位,但由于业务利润率低,其依然没有摆脱连年亏损、濒临无利可让的局面。在零售这个低毛利润的行业,一面不得不陷入价格战以求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面又要为收益率频繁看股东脸色,实在是大有大的难处。

  “电商营销已经细化到极致,这也预示着这个行业或许即将决出胜负。这轮价格战偃旗息鼓后,电商格局可能会重新洗牌。”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电商价格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因素对消费者来说变得更为重要,电商除了拼价格之外,也应该在售后服务环节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惠得网民心者得天下”。

  消费提示

  虽然越来越频繁的电商大促已经让更多的消费者抢购的热情降温,但是每一次电商大促之后,仍然会出现消费投诉的高峰。

  2012年的电商价格战可谓惨烈,但是,大促之后,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经调查后认定,电商的价格促销涉嫌欺诈。经调查,京东、苏宁和国美三大电商在价格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虚构原价、没有履行价格承诺以及商家实际有货,但却在网店上显示无货,欺诈消费者。结果公布后,虽然电商纷纷致歉,但是消费者仍然大呼很受伤。

  此后,每一次电商大促之前,相关监管部门都会以约谈或者发布指导意见等形式“敲打”电商,消费者组织也会发布相关警示,提醒消费者参加电商大促,要保持冷静。但据北京市工商局在2014年“双11”前夕发布的消费警示显示,根据近两年的数据统计,每年11月是网络购物投诉的高峰期,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有瑕疵、假冒伪劣等质量问题;拖延送货、拒绝退换货、拖延维修等售后问题;对促销活动做虚假宣传等广告问题。

  有不少消费者也反映,不少网购促销背后深藏猫腻:有的虚标价格,实际并未降价;有的偷换“专柜零售价”与“原价”的概念,变相提价;有的超低价商品,消费者下单永远显示“缺货”;要弄明白电商的促销规则也永远不容易,说是给了200元的红包,想要花出去却有无数的限制条件,还有满多少元可以减多少,买多少可以加价购……绕晕了消费者,还缺少实际的优惠。

  相信有更多的人会直接找到一个靠谱的店家,一股脑地买下自己需要的商品吧。就如微信中盛传的一个链接“笨人才耍心眼,聪明人只需厚道”。电商只有在大促中多一些诚意,保持自己的那份厚道,才能真正实现电商、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共赢。

标签:618 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