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商吐露心声:希望能不二选一不站队

时间:2017年11月06日来源:华夏时报

  电商头部平台带来的巨大流量,让包括服装等在内的众多行业品牌商一直对电商平台有极大依赖。但如今电商平台也开始绞尽脑汁增强品牌商对平台的黏性。今年6月爆出的电商平台“二选一”的竞争模式就给商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从我们角度讲最好这样做,能够不二选一,能够不去站队。而且我们也不希望,我们跟谁的队都不想站。”某服装品牌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感慨称,“二选一的对这个行业是一种毁灭的状态。”该品牌商认为,第一,品牌方就变成了一个,没有自主地一种权利,第二个我认为对行业的状态也不好。

  但面对阿里巨大的流量压力裹挟,品牌商们却被迫要在其中做出选择。

  上述服装品牌商对记者表示,电商之间的竞争对于商家的压力是非常明确的。2015年的时候,如果选择在其他平台卖商品,另一家平台尽管不会做下架干预,但是会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比如将商品所在会场位置下调,或者会场里面没有你商品的展示。

  “我们在2015年被下掉很多次,这样就只能依靠消费者对商品日常的搜索。”他说。而电商平台上越来越大的营业数字让商家不敢轻举妄动。上述服装品牌商称其在某电商平台“从2014年做到了7000万,今年的流水应该可以做到7.5亿元。”。

  他认为“在这个电商争夺中最受伤的要算中小品牌商,小品牌上属于不尴不尬的位置,能贡献给电商平台的利润比较小,所以让平台拿出投入能支持的力度也有限的。”对于受到“二选一”波及的服装品牌,该品牌商表示,基本上都是3到5个亿的体量、7到8个亿的体量。

  “这个体量其实挺尴尬,正好是高速发展的时候。”他认为,应该是消费者选择在什么地方接触品牌,品牌就应该在哪做接触,而不能人为设置屏障。

  该品牌商认为,品牌方应该是一个被服务的对象。他强调称,“秩序本身就是需要大家来维护的,最终围绕的就是客户、品牌方的。”但是,他也对记者坦承,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平台在减商家的流量。“很难说其是一种垄断,更多是平台扶持商家,反过来让商家只跟自己平台合作,线下销售也是如此。”他说。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一个超级平台企业如果拥有了绝对的市场优势地位,还要使用“二选一”的经营策略,直接侵害了供应商的公平交易权和契约精神。“中小商家的弱势地位应当引起立法者、监管者和协会组织的关注。”他说。
标签:服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