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趁此次市场暴跌的时机,期货市场进场“捡漏”的主力,不是散户,而是大部分打算在12000元/吨~13000元/吨接仓单棉的投资机构和大型棉纺织企业。因为目前该价格已经降到下游棉纺厂采购的心理目标价位,所以几天以来,市场线上和线下的棉花仓单贸易非常热络。
7月10日,国储棉轮出正式开始,但一些棉纺织企业采购经理表示,对国储棉并不感兴趣,而是对期货市场仓单棉花更为关注。此前,国储棉抛储有进口配额的搭配,现在储备棉的轮出没有什么“优惠”措施,加上近几年国内棉纱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内的棉纺织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棉纺厂都更倾向于采购高等级的棉花。在进口棉花受到配额限制、国储棉质量较差的大环境下,期货市场的“仓单棉”就格外受棉纺织企业的青睐。
这也是那些先知先觉的投资机构和大型棉纺织企业“进场扫货”的原因之一。棉花仓单贸易模式中,棉纺织企业买入期货仓单交易方便、品质规格统一,万一判断失误,或与订单不匹配,仓单的转手也便捷,还可在盘面上迅速脱手。相比之下,如果棉纺织企业购买储备棉,那就麻烦多了,而且买家一旦判断失误,想要“止损”出手,一时半会儿很难找到“接盘侠”。而且,近几年的储备棉花的品质参差不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也令棉纺织企业担忧。
目前,世界棉纱的生产格局已经是“三分天下”。就环锭纺普梳纯棉纱系列产品而言,市场上21支以下的纯棉纱普遍是巴基斯坦纱,21支~50支之间的产品印度纱比较有优势,60支以上才是我国大型纺织企业的天下。所以,目前我国的大型棉纺织企业都向60支~80支的水平发展,而21支~50支之间,则是我国中小型棉纺织企业和印度棉纺厂的竞技场。此次棉价下跌,让我国的中小型棉纺织企业在与印度纺纱厂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如果下游的棉纺织企业能够买到13000元/吨左右的仓单棉,或者是更低价格的仓单棉,那么棉纱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会很明显。以常规品种为例,使用13000元/吨左右的国产棉,生产出的32支环锭纺普梳针织纯棉纱的出厂成本价格大约为19500元/吨左右,加上运费等,销售价格在20000元/吨左右,这样一来,国产纱和进口印度纱相比更有竞争优势。此外,由于涉及到交货、产品品质稳定性、客户体验、售后服务、结算方式等因素,国内织布厂对国产纱还可以接受1000元/吨~1500元/吨左右的溢价,那么进口印度纱就失去竞争优势了。
但是,如果国内市场的中低等级的棉花到厂价高于15000元/吨,那么未来32支~40支,甚至是50支的国内纯棉纱市场大部分将被印度纱占领。受棉花进口配额的限制,目前,国外棉花还不能大量进入到国内,因此,只要我国的棉花价格维持在12000元/吨~13000元/吨的到厂价,而美棉又能在60美分/磅上下企稳,那么短期内,国内大部分的中小型棉纺织企业还是有市场的。而我国的储备棉和仓单棉花的品质刚好在“中低等级”的区间,因此,储备棉的轮出价格和期货市场的远期合约价格,决定着我国中小型纺企的生死。
棉价的下跌,给生产常规品种的中小型纺企带来一线生机,但这只是短期的喘息机会。长远来看,贴近市场需求,开发特殊品种,形成独特的产品开发的竞争力,才是中小型纺企经营的不二法门。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纤维品种越来越多,纺企不应局限于都做纯棉产品这一条线上,应逐步减少纯棉纤维的用量,大力发展功能性纱线和多组分纱线,唯有这样,纱线的价格才能卖得高一点,而且不受原料价格波动的束缚。